English

农村人才资源重在开发

1998-06-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苗家生 我有话说

过去总认为农村缺乏人才,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农村蕴藏着相对丰富的人才资源。近几年来,辽宁省多方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不仅建立了一支永久型乡土人才队伍,而且带动了群众致富,繁荣了当地经济,这说明——

过去总认为农村缺乏人才,实际上这种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农村蕴藏着相对丰富的人才资源,各种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

为推动全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农村人才市场建设,辽宁省最近召开了农村人才市场建设现场会。会后,辽宁省人才中心主任马祥图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生力军,他们的作用不可低估。人才工作要下力气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涌现了一大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以及“田秀才”、“土专家”,他们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和示范作用。马祥图说,这些乡土人才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未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许他们没有文凭和职称,但他们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却不能低估,他们是特殊的人才,是农村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村乡土人才的特点,充分认识乡土人才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他们纳入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之中。

辽宁的同志认为,乡土人才是指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的非全民所有制身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农民科技人员和农民专业人员。乡土人才队伍的范围和主要对象是: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的专业技术骨干;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私营科技服务业中非全民性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推广示范户和专业生产示范户中的骨干;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取得突出成绩的村组干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

近几年来,辽宁省一些市县的人事、人才部门,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开展人才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破除传统的人事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仅建立了一支“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型乡土人才队伍,而且带动了群众致富,繁荣了当地经济,人才工作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辽宁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是:一、层层选拔,分类管理,建立一支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调查摸底、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组织考核等办法,按照产业特点、资源优势、经济效益等情况,将那些懂经济、善经营、有专长的乡村干部、高中毕业生、党员、复员军人、专业大户、个体业者等有一技之长的人仔细筛选,登记注册,并分别建立县、乡、村三级乡土人才资源库,形成一支汇集各方能人的乡土人才队伍。二、健全网络,联通信息,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专业特长。北宁市通过组建各类农业技术协会作为调动和发挥农村乡土人才作用的依托,现已组建各类农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咨询站等117个,会员已发展到3000多人。有些县区针对农村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人才分散等环境特点,在乡土人才队伍中选出一批活动能力强、群众比较信服的带头人作为联络员,他们以各乡镇农业科技站为活动场所,将农民急需哪些农业技术、需要请什么样的能人等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进行调剂或举荐。三、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起到了宣传一个乡土人才,带动一村一组的作用,增强了乡土人才的影响力。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的展开与深入,缓解了农村人才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科研实体的发展,加快了“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辽宁省人才中心的同志告诉记者,目前,辽宁省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已将开发乡土人才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乡土人才的选拔、培训和开发,积极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努力形成农村人才市场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态势,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